康美•中國中藥材價格周總指數報1730.63點,同比上漲0.98點,上漲幅度為0.06%。本周出現行情恢復上揚。幅度較小。同比上期,繼續上漲的桃膠、苦地丁、馬齒莧、拳參;繼續下滑的品種桃花、天葵子、紅花。疫情品種依舊堅挺,其他品種顯滯。
康美·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(周)總指數
采用指數平滑法對指數進行預測,下期(2022年4月24日)周總指數預測值為1730.57點,95%可能區間在:1497.30—1963.84。
大豆、玉米價格近年提高幅度太大,在飼料中相對成本較低的稻谷、小麥替代量提高,小麥產新的臨近,北方部分地區解封,拍賣價格轉升,帶動麥產區藥材行情信心。但江南產區糧食和藥材依舊外發困難、加上銷區剛需下滑的情況,不利于這波價格上漲持久,還看后期影響。
藥材種植積極性較好,西北、華北產區墑情較好,種植成本提高,但幅度有限,氣溫穩定,產新正常。
市場方面:連翹隨著疫情消耗,市場補充不多,行情進一步上揚,紅景天跟進;非常用品種刺梨、碧桃干、馬鞭草、白前行情上漲,瓜蔞、延胡索貨源不多,行情延續;黨參受短期旱情,稍有上揚。全蝎、白蘞行情持續下滑;木瓜行情不如去年;川芎、地黃行情僵持中震蕩下滑;桃花、蘇子新貨疲軟,使君子臨新行情下滑;香料八角、白芷等持續消費低迷。
產地方面:浙貝母有望減產行情轉好;甘肅大青葉、湖北骨碎補走暢;浙江覆盆子新貨無法外發,行情岌岌可危;湖南枳殼、廣東佛手、云南烏梅產量有望增加;安徽桔梗、云木香、紅花走動下滑;川澤瀉行情跌落到持貨商惜售狀態。
各品種指數情況
品種指數:本期漲跌幅介于-16.22%至48.12%之間,上漲的類別有16種,下跌的類別有15種,484個類別持平。水牛角上漲幅度最大,沙苑子下跌幅度最大。
水牛角:近期市場尋貨商增多,受來貨減少影響,市場貨源較少,近期行情不斷上調,現市場水牛角個子價多在29-30元。
連翹:鄖西連翹近期走動尚可,產地庫存貨源不多,多數貨源已外銷,當地庫存薄弱,近期當地連翹花期,有外地尋貨商尋貨,貨源走動尚可,貨源不多,行情堅挺,現當地生曬統貨價格100-105元,水煮統貨價110-115元不等。市場價格合格水煮青攀升至150元。
葶藶子:葶藶子市場走銷較快,價格上漲,現凈貨價格在12.5-13.5元,含量達標的北葶藶子40元左右。
車前子:江西吉安:當地大貨難以組織,目前基本處于斷供狀態,收貨商都處于觀望狀態,等待5月份產新情況。
壁虎:隨著貨源消化,加上來貨量少,行情不斷上揚,近期價在堅挺中運行,現市場國產一般貨價格在3100-3300元之間,國產全條貨價格在3500元。
酸棗仁:市場酸棗仁貨源走動一般,近期受疫情影響來貨量不多,行情堅挺,目前市場酸棗仁河北統貨價格在480-490元,98貨售價510-520元。
馬齒莧:受近兩年減產,加之貨源正常消化,行情逐步走高,目前亳州市場22-25元左右。
拳參:近日關注商不多,市面貨源購銷不快,行情穩定,現市場拳參甘肅統貨價格在34-35元,東北合格拳參125-130元。
紫蘇子:受去年高價,產地庫存量較大影響,當前市場紫蘇子行情持續下滑,目前大蘇子統貨價格在32元左右,小蘇子價格在21-22元。
地膚子:受疫情影響,亳州市場地膚子貨源走勢緩慢,價格疲軟?,F市場東北五星統貨16元左右,水洗貨售價26元左右。
沙苑子:市面沙苑子來貨量不多,商家小批量購銷為主,銷量明顯不如去年,行情趨穩略有下滑,市場沙苑子陜西統貨價格在80元左右,水洗貨85-90元。
枸杞子:市場枸杞子寧夏統貨售價在55-60元,選貨65-68元;河北統貨45-48元;新疆統貨45元上下;青海280粒貨47-48元。
紅花:前期行情走跌,紅花隨著天氣好轉,干度提高,走動逐步加快,價格漸有穩定趨勢,目前產地普遍價格在140-148元之間,含潮貨130左右。
佛手:行情近期疲軟,現市場四川貨價格在62元左右,廣西貨60元左右,廣東貨72元左右,市場走銷不快。
山茱萸:未遇倒春寒,疫情原因客商較少,貨源走動緩慢,目前產地統貨價格在38-42元之間不等, 飲片價格在45-48元之間不等。
全蝎:河南洛陽價格繼續下滑,因疫情影響,外地客商進不來,導流通困難,產地走動緩慢,現清水過檢2000元左右,清水過檢選貨2025元
疫情大類優勢明顯
部位分類指數:本期漲跌幅介于-0.14%至0.56%之間,上漲的類別有4種,6個類別持平,下跌的類別有2種。樹脂類上漲幅度最大,花類、孢子類下跌幅度最大。
各個分類指數漲跌情況表
屬性分類指數:本期漲跌幅介于-0.31%至1.56%之間,上漲的類別有3種,下跌的類別有3種。疫情上漲幅度最大,小品種下跌幅度最大。
功效分類指數:本期漲跌幅介于-0.71%至1.34%之間,上漲的類別有4種,7種類別持平,下跌的類別有5種。清熱藥上漲幅度最大,補虛藥下跌幅度最大。
市場指數:本期漲跌幅介于0.02%至0.08%之間,上漲的市場有6個,沒有下跌的市場。成都指數上漲幅度最大,安國指數上漲幅度最小。
產地指數:本期漲跌幅介于-3.57%至1.58%之間,上漲的類別有9個,12個產地持平,下跌的產地有13個。江西上漲幅度最大,寧夏下跌幅度最大。
注:單位若無特別注明,均為“元/公斤”
{{item.nickName}}
{{item.createTime}}
回復{{item.parentNickName}}:{{item.commentContent}}
{{item.commentContent}}